法兰西特派百度云盘4k超清原声版「BD720P/3.9G-MKV」迅雷BT种子

小乔
百度云链接: https://pan.baidu.com/s/n5xxv6t7ry6aRL5xT4Y644m

法兰西特派》(The French Dispatch)是 Wes Anderson 的最新作品,电影贯彻他一贯的风格,怀旧、构图严谨、图像极华丽精美、大卡士(而且当中不少是跟他合作多次的演员,如 Tilda Swinton 和 Adrien Brody 等),大部分角色都是怪人,极风格化又极有趣味,没有冷场。电影背景是虚构法国小镇 Ennui,一份美国报纸《Liberty, Kansas Evening Sun》派遣 Arthur Horwitzer Jr.(Bill Murray 饰)设立驻法办事处,创办周报《The French Dispatch》,报导 Ennui 的新闻及民生。电影开始时,Arthur 猝逝,周报仝人遵照他的遗旨,出版最后一期周报,而最后一期的内容就是三篇周报旧稿:写狱中艺术家的〈坚系杰作 The Concrete Masterpiece〉、有关年轻社运英雄的〈重新发声 Revisions to a Manifesto〉及食评〈警察局长私房菜 The Private Dining Room – of the Police Com美声er〉。这三篇报导外加一段对比 Ennui 今昔的引子就是电影的全部内容。The French Dispatch 以着名杂志《纽约客》(The New Yorker)作蓝本;导演 Wes Anderson 也明言这齣电影是[给新闻工作者的情书]。

法兰西特派百度云盘4k超清原声版「BD720P/3.9G-MKV」迅雷BT种子
三个故事的内容不细述了,不是怕剧透,只是故事内容从不是韦斯安德逊电影的精粹,他是有本事把家俬装嵌说明书也拍得精彩华丽的人。总之三个故事都是他的风格:怀旧、怪鸡、幽默、成人趣味与童真并存、引人入胜,峰回路转得来却又有种无伤大雅的轻巧。《法兰西特派》像一桌布满法式甜点的下午茶,诱惑观众承认生命的真义就是当下的甜美与华丽,不是维生的蛋白质维他命矿物质。
法兰西特派百度云盘4k超清原声版「BD720P/3.9G-MKV」迅雷BT种子
当新闻工作者还掌握着话语权
电影开宗明义说是给新闻工作者的情书,但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可能未能太对号入座。电影的背景是七十年代初,而当中三个故事,因为是旧稿,时间线又再向后推,如〈重新发声〉就是影射 1968 年的法国学生运动。五六十年代,那是一个不只没有互联网,是连电视机都未算太普及的年代,极少人会出国旅游。那个年代,要了解外国,就是靠《The French Dispatch》这类刊物,读着记者的一字一句,再自行想象别国风情。曾几何时,记者真是大众与真相的唯一桥樑,难怪曾有[无冕皇帝]的封号。电影没有试图对比记者角色今昔的转变,那不是导演的风格。只是我自己赫然想到,原来记者真的曾经掌握真相的话语权解释权,他们看到的相信的就是大众看到的及被诱导相信的,这个概念,不要说年轻人,连我这个中年人也有点吃惊。我们活在一个时刻质疑权威质疑传媒的年代,真相就在我们身边,记者和其他人的话语权即使不对等也拉得很近。电影也通过 Frances McDormand 饰演的 Lucinda 告诉我们,所谓新闻中立,怎敌得过最原始的诱惑?
法兰西特派百度云盘4k超清原声版「BD720P/3.9G-MKV」迅雷BT种子
图像和文字,有鸡先还是有蛋先?
很好奇图像大师为何会写这封给文字新闻工作者的情书。根据电影中的逻辑,应该是先有那三篇报导,然后才将这些文章拍出来。我很想知道在构思剧本时,导演和编剧有没有完完整整把这三篇文章写出来?抑或一来就是创作剧本,那些[引文]不是在引,只是独立的残章断句,根本没有原文?再想下去简直可以堕入迷宫。因为在这齣戏的世界中,这三篇文章不是虚构的小说,而是基于事实的报导,所以有没有可能是先构想[事实],再去写一篇完整的报导,然后才把报导拍出来?我明白这是无聊至极的联想,尤其对非创作人来说,但无聊才最有意义,应该是看 Wes Anderson 电影的其中一个发现吧?有些电影公司会把电影中出现过的道具制成纪念品发售,有些作者也会出版书中书,例如《哈利波特》作者 J. K. Rowling 就曾出版书中出现过的《The Tales of Beedle the Bard》,以飨书迷。如果有一天,电影公局会把这最后一期的《The French Dispatch》印出来,价钱又不太贵,我会非常非常有兴趣买一份回来收藏。

转载请注明:乔治电影 » 法兰西特派百度云盘4k超清原声版「BD720P/3.9G-MKV」迅雷BT种子

猜你喜欢

  • 暂无相关文章!